当前位置:首页 > 方案 > 剖析相去正的为何与真深度甚远

剖析相去正的为何与真深度甚远

2025-10-02 16:59:46 [工具] 来源:跨链财富

作为一名区块链开发者,当我看到"Blast不过是个3/5多重签名"的说法时,第一反应是:这个判断是否准确?带着这个疑问,我花了整整两天时间仔细研究了它的智能合约代码,结果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细节。

揭开Blast的神秘面纱

代码不会说谎。一个崭新的钱包0x52c31在部署了两个关键合约后,立即将所有权转交给了Gnosis Safe。这是一个业内广泛使用的多重签名合约,需要5个签名者中的3个同意才能执行交易。有趣的是,这5个签名者的身份至今成谜。

更值得玩味的是Blast采用了代理合约设计。通过OpenZeppelin的UUPSUpgradeable合约,它保留了随时更改底层合约逻辑的权限。这就像给你的保险箱留了把备用钥匙,而钥匙掌握在几个陌生人手里。

行业真相:大部分L2都在用类似机制

说实话,当我发现这一点时也很惊讶。但更令人意外的是,包括Optimism、Arbitrum在内的大多数主流L2其实都在使用类似机制。L2Beat的数据显示,这些平台的核心代码都可以在未经公告的情况下被修改。

这让我想起去年参与Polygon PIP-29提案讨论时的情景。当时我们就讨论过,成熟的L2应该逐步弱化安全委员会的能力,将其权限限制在修复关键漏洞的范围内。但现实是,目前大多数项目都还处于过渡阶段。

Blast与真正L2的本质区别

然而,Blast的问题远不止于此。最让我震惊的是它的运作模式:这根本就不是一个L2!它更像是一个资金池,没有任何测试网、交易处理或数据上链功能。用户存入的资金就像被锁在一个黑匣子里,既不能自主提取,也没有任何链上验证机制。

想象一下:你把钱存进银行,但银行既没有ATM机,也没有柜台服务,想取钱?得等几个陌生人心情好了再说。更可怕的是,合约里还藏着一个"enableTransition"功能,可以随意设置"mainnetBridge"合约来转移所有资金。而唯一的限制条件竟然是——只要这个合约不是个人钱包就行!

令人担忧的安全隐患

通过分析,我发现两个主要的资金安全隐患:

1. 3/5多重签名可以直接升级恶意代码卷走资金

2. 同样通过3/5签名,可以设置一个恶意合约瞬间转移超过2亿美元的资金

说实话,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安全审计的开发者,看到这样的设计让我后背发凉。虽然我个人认为大规模盗取的可能性不大,但这种设计就像在刀尖上跳舞,风险实在太高。

结语:理性看待创新与风险

Blast的"原生收益"概念确实很有创意,但创新不应该以牺牲基本安全性为代价。作为业内人士,我的建议是:在项目完善其安全机制前,普通用户需要三思而后行。毕竟在这个领域,代码即法律,而目前Blast的"法律"实在太过宽松了。

(责任编辑:活动)

推荐文章
  • 加密世界的冰与火之歌:从地下江湖到主流舞台的蜕变

    加密世界的冰与火之歌:从地下江湖到主流舞台的蜕变 在新加坡金沙酒店璀璨的灯光下,Token2049大会正在上演一场奇特的"化装舞会"。西装革履的华尔街精英与穿着印有狗狗币图案T恤的极客擦肩而过,这一幕恰如当下加密世界的真实写照——一个正在经历身份认同危机的叛逆少年。废墟上的狂欢记得2022年那个寒冷的冬天吗?FTX帝国的崩塌让整个加密圈陷入恐慌,三箭资本的陨落更是在新加坡金融圈投下震撼弹。当时我在参加一个小型加密聚会,现场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一... ...[详细]
  • 比特币和以太坊正在成为富人的游戏?普通人的机会在哪里?

    比特币和以太坊正在成为富人的游戏?普通人的机会在哪里? 还记得2009年那个冬天吗?一位神秘的程序员在加密邮件列表中发布了一份不到十页的白皮书,附带了一个只有14MB的小程序。当时谁能想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数字玩具",会在十几年后掀起全球金融市场的惊涛骇浪?如今比特币的身价早已今非昔比,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正在浮现:它可能正在逐渐远离普通人的生活。巨头抢滩:加密市场的新玩家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华尔街那些西装革履的金融大佬们,居然也开始对加密货币"... ...[详细]
  • 当技术神话破灭时:我们到底该相信什么?

    当技术神话破灭时:我们到底该相信什么? 朋友们,让我们面对现实吧。现在是2023年,那些被风投包装得天花乱坠的"基建项目"代币,现在恐怕连买个汉堡都费劲。你还记得两年前那些穿着西装革履的VC在台上侃侃而谈的场景吗?"这是改变世界的底层技术","这是区块链的未来基础设施"——多么动人的故事啊!可惜现在连故事会都不愿意收录这些桥段了。市场的残酷真相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循环。每次熊市来临,总有些人还在念叨"这... ...[详细]
  • Web3用户体验的革命:Account Kit如何让区块链变得简单

    Web3用户体验的革命:Account Kit如何让区块链变得简单 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我必须说Alchemy最新推出的Account Kit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这个ERC4337工具包完美诠释了"大道至简"的理念,它让我想起了当年iPhone如何让智能手机变得人人可用。打破Web3的最后一道门槛还记得我第一次推荐朋友使用区块链应用的尴尬场景吗?"先去下个钱包插件"、"一定要备份好助记词"、"记得先买点ETH支付gas"——还没开始体验,朋友就已经一... ...[详细]
  • 比特币VS Web3:谁才是加密货币寒冬里的扛把子?

    比特币VS Web3:谁才是加密货币寒冬里的扛把子? 各位币圈老铁们好啊!作为一个在熊市里反复被割的"老韭菜",最近我参加了一场绝对值得分享的Web3线下聚会。说来好笑,能被邀请完全是因为在币安广场上跟负责人多唠了两句嗑。第一次参加Web3聚会的震撼体验作为一个入圈才两年多的内容创作者,这次的经历真的让我大开眼界。签到现场清一色的BN美女,搞得我这个女生都亚历山大。更绝的是,这些小姐姐不仅颜值在线,个个都是实力派!年轻、有活力、满脑子都是奇思妙想——... ...[详细]
  • NFT寒冬中的暖阳:熊市里依然闪烁的希望之光

    NFT寒冬中的暖阳:熊市里依然闪烁的希望之光 最近《滚石》杂志那篇关于NFT价值归零的报道,说实话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一个长期关注NFT市场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种"一棒子打死"的论调实在太过武断。没错,当前市场确实处于寒冬期,但说95%的NFT都"一文不值"?这未免太夸张了。市场现状:并非一片灰暗上个月NFT市场确实不太好过,整体交易量下滑了30%多,蓝筹指数也跌了7.5%,这些数字确实不好看。但换个角度看,3.7亿美元的交易量怎么说也... ...[详细]
  • 当华尔街大佬们盯上比特币:ETF可能带来的财富盛宴

    当华尔街大佬们盯上比特币:ETF可能带来的财富盛宴 加密货币市场最近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行情,而幕后推手竟是华尔街巨头贝莱德的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分析师,我不得不说,这次的市场反应实在太有意思了。一则传闻引发的蝴蝶效应那天早上,当我像往常一样喝着咖啡查看行情时,比特币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蹿升。原来是市场疯传SEC可能批准贝莱德的现货比特币ETF申请——这个消息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我记得当时价格瞬间突破... ...[详细]
  • 比特币减半效应:市场神话还是真实催化剂?

    比特币减半效应:市场神话还是真实催化剂? 在Swan Pacific Bitcoin节的一场妙趣横生的圆桌讨论上,几位行业老炮儿展开了一场关于比特币减半的热烈辩论。这场名为"价格周期减半是鬼扯吗?"的讨论,着实让在场的比特币爱好者们捏了把汗。市场老手们的分歧主持人Nik Bhatia抛出的第一个直球就点燃了讨论:"减半真的是推动比特币价格的主要因素吗?"Marathon Digital的CEO Fred Thiel二话不说就给了否定答案:... ...[详细]
  • Web 3.0创新大赛启幕:数字经济新赛道的中国探索

    Web 3.0创新大赛启幕:数字经济新赛道的中国探索 金秋九月,一场聚焦数字未来的科技盛会拉开帷幕。在北京的启动仪式上,我注意到香港Web 3.0协会的陈德霖会长分享了一个有趣的细节:他们的团队最近常常工作到深夜,就是为了赶在年底前推出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的培训课程。这种紧迫感恰恰反映了当前Web 3.0领域的发展热度。两岸携手:共绘Web 3.0新蓝图说实话,这场由香港Web 3.0协会、中国信通院等重量级机构联手打造的大赛,让我想起了十年前互联网创... ...[详细]
  • 特斯拉的钱都去哪儿了?AI与比特币的投资迷局

    特斯拉的钱都去哪儿了?AI与比特币的投资迷局 当特斯拉第三季度财报出炉时,市场都在密切关注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这家科技巨头的投资天平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数据显示,特斯拉依然持有价值1.84亿美元的比特币,这个数字自2022年第二季度那次大规模减持75%之后,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保持纹丝不动。这让我想起2021年3月那个疯狂的春天,马斯克大手笔买入15亿美元比特币时的盛况,如今看来恍如隔世。有趣的是,特斯拉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