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比特币结人们,如怎样那些年与了今都缘的混得

比特币结人们,如怎样那些年与了今都缘的混得

2025-10-02 12:06:26 [市场] 来源:跨链财富

记得2013年那会儿,比特币价格第一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圈内人都在疯狂讨论这个"数字黄金"。那一年,不少后来叱咤币圈的大佬们才刚刚接触到这个新玩意儿。说实话,每次回想起来都觉得特别有意思,就像亲眼目睹了一场现代淘金热的开端。

当时的情况特别魔幻现实。IT男们熬夜研究白皮书,金融精英们眉头紧锁地分析着K线图,而普通老百姓则一脸懵逼地看着新闻里的"虚拟货币"报道。谁能想到,就这么一个"程序员玩具",后来竟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

命运的分水岭

2013年绝对是个神奇的年份。那时候的币圈就像个大型真人秀,各路神仙纷纷登场:

• 赵长鹏(CZ)还在给朋友李启元打工,第一次听说了比特币这个概念

• 何一刚从电视台主持人转型,摇身一变成了交易所的CMO

• 吴忌寒和詹克团这对"矿机兄弟"刚开始捣鼓他们的挖矿事业

• 19岁的V神正在宿舍里写以太坊白皮书,33岁的Gavin Wood读完后一拍大腿:"这小伙子有前途!"

现在看来,那一年简直就是加密货币界的"创世纪"。当时谁能想到,这些看似普通的决定,后来都成了改变行业格局的关键转折点?

幸存者偏差:不是所有OG都发了财

很多人总觉得早期入场就等于稳赚不赔,这其实是个天大的误会。我认识不少2013年就入场的"老韭菜",真正混出头的其实凤毛麟角。

有个朋友特别典型:2013年花5万买了比特币,2014年暴跌时吓得全抛了,现在每次聚会都捶胸顿足。还有个做矿机的,当年赚了第一桶金后all in山寨币,结果血本无归。反倒是那些"傻乎乎"囤币不动的,现在都成了人生赢家。

所以说啊,在这个行业里,进场早不如心态好。见过太多人抱着赌博心态玩合约,最后都落得个"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余额两块五"的下场。

三类人的三种结局

根据我这十年的观察,当年进场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理想主义者,像CZ这样的。他们是真的相信区块链能改变世界,所以愿意all in这个行业。这类人现在要么成了行业领袖,要么在某个项目里默默耕耘。钱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副产品。

第二种是机会主义者,比如某些对冲基金经理。他们可能并不完全认同比特币的理念,但敏锐地嗅到了商机。这类人里确实有不少赚得盆满钵满,但也有像SBF这样玩脱了的。

第三种是跟风者,也就是被朋友带进场的普通人。他们最典型的行为模式就是:牛市入场→小赚→加仓→被套→割肉→拍大腿。我敢打赌,现在看这篇文章的你,身边肯定也有这样的朋友。

下一个十年,谁会站在风口?

说实话,每次复盘这段历史都让我感慨万千。十年前那些看似普通的决定,如今看来都成了改变命运的转折点。但话说回来,早期入场真的就意味着成功吗?我看未必。

这个行业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永远都有新的机会在涌现。DeFi、NFT、Web3...每个新赛道都可能诞生新的传奇。重要的不是你什么时候进场,而是你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这场变革。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与其羡慕那些"早期OG",不如好好想想自己在这个行业里的定位。毕竟,加密货币的下一个十年,也许正等着你来书写呢。

(责任编辑:精选)

推荐文章
  • Cathie Wood的投资哲学: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现下一个风口?

    Cathie Wood的投资哲学: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现下一个风口? 作为华尔街最有远见的投资人之一,Cathie Wood最近和我聊了聊她对加密市场的最新看法。说实话,这位投资女王的观点总是能给人惊喜——就像她说的,稳定币的发展速度连她自己都始料未及。"你知道吗?我们原本预测稳定币要到2025年才能达到150万规模,"Cathie笑着告诉我,"但现在看来,这个数字可能太保守了。在《Big Ideas 2025》报告中,我们甚至考虑把新兴市场预期调低一些——因为其他... ...[详细]
  • XRP的冰火两重天:短线承压vs长线爆发

    XRP的冰火两重天:短线承压vs长线爆发 最近XRP的走势简直像坐过山车,把我这个老韭菜都看晕了。技术大V"Charting Guy"这两天在X上发了个分析贴特别有意思,他用艾略特波浪理论把XRP的走势安排得明明白白。说实话,我第一次看他画的那些波浪线的时候,感觉就像在看天书,不过细细琢磨确实有点道理。短线警报:C浪回调恐将至Charting Guy指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8月份XRP从2.72美元涨到3.38美元的过程,和其他主流币种不... ...[详细]
  • 揭秘:特朗普家族320亿加密帝国的幕后推手是币安赵长鹏?

    揭秘:特朗普家族320亿加密帝国的幕后推手是币安赵长鹏? 这个夏天,美国政治圈和加密货币市场正在上演一出令人咋舌的财富盛宴。谁能想到,那个整天在社交媒体上打嘴仗的特朗普家族,竟然悄悄在加密领域赚得盆满钵满?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场财富狂欢背后站着的,居然是那个刚刚认罪入狱又重获自由的币安创始人赵长鹏。一场隐秘的财富游戏8月12日《华尔街日报》爆出猛料:自从特朗普宣布参选以来,他们家的加密货币业务就像坐了火箭,短短几个月就创造了超过45亿美元(约320亿人民币... ...[详细]
  • 以太坊强势归来:一场熟悉的牛市剧本正在上演

    以太坊强势归来:一场熟悉的牛市剧本正在上演 每当比特币抢占头条时,我总会不自觉地看向以太坊。这不是因为我对比特币不感兴趣,而是因为在加密货币这个舞台上,我见过太多相似的剧情——比特币打头阵,以太坊随后发力,最后山寨币集体狂欢。而现在,这一幕似乎正在重演。数字背后的故事记得上个月的一个深夜,我看着以太坊突破4700美元的那一刻。作为一个经历过2017年和2021年牛市的老韭菜,这个数字让我想起了太多往事。要知道,4000美元这个关卡曾经像一座... ...[详细]
  • 以太坊或将迎来寒冬?知名分析师敲响警钟

    以太坊或将迎来寒冬?知名分析师敲响警钟 这年头加密货币市场就跟过山车似的,刚让你兴奋得尖叫,转眼就能让你吐个七荤八素。作为币圈老司机,我最近注意到几位重量级分析师都在对以太坊的未来表示担忧。技术图形释放危险信号拥有51.2万粉丝的油管大V Nicholas Merten最近放出了最新分析视频。这位老兄的观点相当犀利——以太坊一年多都没能突破那个该死的上升三角形形态,这可是个相当危险的信号。想象一下,你憋了一年多的劲儿想突破天花板,结果每... ...[详细]
  • 八月交易狂欢季:新手福利大放送

    八月交易狂欢季:新手福利大放送 这个夏天可不一般!MGBX为各位刚入行的交易新手准备了一份诚意满满的"开学礼"。说真的,我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很少见到这么接地气的活动。新手专属福利 最高5400美金等你来拿还记得我刚入行那会儿,为了积累本金可是费了不少功夫。现在的新手可太幸福了,只要动动手指完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实名认证、账户充值、合约交易,就能参与瓜分高达5400美元的合约体验金!这笔钱要是放在十年前,够我交好几个月的学... ...[详细]
  • 以太坊的逆袭:这次真的不一样了

    以太坊的逆袭:这次真的不一样了 每次看到比特币登上热搜,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总是会心一笑。因为我知道,真正的重头戏往往在后头 - 以太坊的表演时间到了!这不,最近ETH的表现简直让人眼前一亮,4000美元的阻力位说破就破,短短一周暴涨22%,这种气势汹汹的架势,让我想起了2017年和2021年的那些疯狂日子。以太坊凭什么这么牛?说实话,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玩家,这次ETH的上涨确实给了我很多惊喜。还记... ...[详细]
  • 打破平台垄断:Luffa如何让创作者和铁粉都赚到钱?

    打破平台垄断:Luffa如何让创作者和铁粉都赚到钱? 说真的,现在的创作者经济模式简直就是在"打白工"。我们辛辛苦苦创作内容,平台坐享其成;粉丝天天捧场,最后啥好处都落不到自己头上。这不就是现代版的"为他人作嫁衣裳"吗?但Luffa这家公司,正在颠覆这个不公平的游戏规则。粉丝经济的困境:我们都被平台耍了想想看,你在社交媒体上给喜欢的博主点赞、评论、转发,这些行为都变成了平台的赚钱工具。更气人的是,数据显示全球5000多万创作者里,真正能靠创作养活自己... ...[详细]
  • 一位大学教授的Web3安全创业传奇:顾荣辉用数学思维重塑行业标准

    一位大学教授的Web3安全创业传奇:顾荣辉用数学思维重塑行业标准 最近在翻阅《福布斯》中文版时,我注意到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CertiK联合创始人顾荣辉的创业历程。说实话,在遍地都是创业神话的Web3领域,这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故事还是让我眼前一亮。数学天才的商业冒险顾荣辉的办公室墙上挂着CertiK的logo,那面盾牌中的"∀"符号总是能让他眼睛发亮。每当有新员工入职,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解释:"这个数学符号代表'for all',意味着我们要用数学方法保护... ...[详细]
  • 传统金融突围战:银行、资管和金融科技如何玩转区块链?

    传统金融突围战:银行、资管和金融科技如何玩转区块链? 说实话,现在的金融市场就像是一个穿着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外表光鲜亮丽,内里却还在用着上世纪60年代的COBOL语言系统。这不奇怪吗?当我们在手机上点几下就能订外卖的时候,银行的后台还在用着我爷爷那个年代的编程语言。为什么传统金融要拥抱区块链?区块链就像是一个自带全球通票的技术天才,它天生具有开放性、可编程性和全球化特性。我最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加密货币活跃地址的增长速度,几乎和当年互联网用户增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