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泪经交易的血个老一验谈防骗货币数字司机
记得那天晚上收到老同学电话,说他在某个"交易所"亏光了积蓄时,我才意识到数字货币交易的风险远比想象中可怕。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法律从业者,我想和大家聊聊如何在这个灰色地带保护自己。 从2017年的"94"到2021年的"924",监管部门的态度越来越明确。就像我们小区门口贴的警示牌一样醒目:发币、开交易所、挖矿,这三件事在国内绝对划红线。前两天看到某法院的征求意见稿,基本就是把这些年的监管思路又强调了一遍。说实话,短期内政策松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处理过不少数字货币相关的案子,发现几个有趣的规律: 1. 虚拟货币纠纷法院现在基本都会受理。去年有个案例,某公司用USDT发工资后赖账,法院居然支持了员工的诉求,按照合同签订时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赔付。这就像你去菜市场买菜,说好用鸡蛋支付,最后对方耍赖,法院还是会帮你讨回公道的。 2. 但是投资纠纷就复杂多了。2017年9月4日是个分水岭,之前签的合同可能有效,之后的很可能被认定无效。特别是那些承诺保本的,法官往往各打五十大板。我见过最夸张的是有个委托人签了"稳赚不赔"的协议,结果亏了想维权,最后只能拿回一半。 上个月遇到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一位在美华人通过社交软件认识"老乡",被诱导到假冒交易所投资,结果血本无归。这种骗局就像钓鱼,先取得信任再收网。记住,一定要从官网或官方应用商店下载交易软件! 还有个上海客户更冤,对方用香港支票付款,等他把币转过去,对方立即止付支票。这就好比你把货给了买家,对方却把支票作废了。切记:钱不到账,绝不放币! 最近帮客户解冻银行卡都快成主业了。有个典型案例:客户把USDT转给中间商,中间商找的买家打款后没收到币就报警,结果客户的卡被冻了。这告诉我们:交易必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千万别经手第三方! 如果真遇到冻卡,先别慌。去年有个客户被要求全额退还"赃款",我们帮他准备了完整的交易记录和收入证明,最后只退了部分款项就解冻了。记住:不是警察说什么就是什么,关键要有理有据。 那个承德程序员的事闹得沸沸扬扬,我的看法是:使用VPN确实游走在法律边缘,但把合法劳动所得直接没收实在说不过去。就像你走小路去上班,虽然不合规,但不能因此扣你工资吧? 对于币圈朋友,我的建议是:通过正当投资获得的收益,在国内还是受保护的。但要注意,如果是帮传销项目做推广赚的佣金,很可能被认定为非法所得。 Q:银行卡被冻怎么办?先找银行要冻结机关联系方式,搞清楚是第几层冻结。五层内的都可能被冻。准备好交易记录等证据,最好找专业律师帮忙沟通。 Q:OTC被骗能报警吗?当然要报!同时立即联系支付平台冻结对方账户。去年我们帮一个客户追回20多万,关键就是动作快。 这个行业就像在刀尖上跳舞,既要有冒险精神,更要懂保护自己。希望这些经验能帮到你们,少走些弯路。记住,在这个领域,谨慎永远不嫌多。政策红线:这三件事千万别碰
法院怎么判?这些案例很关键
这些骗局套路要当心
冻卡危机:我的解冻经验
VPN使用:一个尴尬的现实问题
常见问题解答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当PPI数据撞上加密市场:一场惊心动魄的价格过山车
- Gala Games:区块链游戏界的黑马正在崛起
- Web3普及的真正关键:账户抽象为何比扩容更值得关注?
- 加密市场风云:比特币ETF再起波澜 SEC铁腕执法引发行业震荡
- TON生态掘金指南:从Telegram巨量用户池切入的Web3新大陆
- GameFi新贵崛起:黄道宫GFR背后蕴含的投资机遇
- 全球市场周度观察:A股强势反弹,中美关系现暖意
- 重磅!长亚集团携手汇佳资本强势布局东南亚市场
- 以太坊坎昆升级引爆市场 这次机会终于轮到L2代币了!
- 数字货币市场前瞻:比特币牛市或将持续16个月?
- 比特币的华尔街时刻:当传统金融巨头集体拥抱加密资产
- 比特币:新型避险王者正在崛起?
- 香港Web3创业者们的新舞台:Big Demo Day第七期即将上演
- 币安资本出手!CYBER应声暴涨背后的社交金融热潮
- 交易市场中的回踩机会你抓住了吗?
- 比特币或将重演三月暴涨行情?这位华尔街大佬给出了关键信号
- 市场观察:全球资产波动中的比特币机遇
- 一个老韭菜的血泪史:6年币圈摸爬滚打换来的16条生存法则
- 加密市场周观察:牛市情绪点燃,谁在暗中布局?
- NFT市场脉搏:一周数据全透视(10.22-10.28)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