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点 > 入口值创造的天软为价来件成的未当聊

入口值创造的天软为价来件成的未当聊

2025-10-02 22:04:08 [方案] 来源:跨链财富

回想当初我和团队创立Endless Protocol时,我们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如何打造更好的区块链",而是"如何让普通人真正感受到Web3的价值"。这就像是在数字经济的迷宫里,我们不想再造一堵墙,而是要给人们一把钥匙——这就是Luffa消息应用的由来。

平台经济的困境: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个百万粉丝的博主换个平台就要从零开始?这就像你在现实生活中辛苦攒下的信用记录,换个城市就全部归零一样荒谬。我在萨里大学研究平台经济时就发现,Web2平台设计的本质就是让用户永远处于"租客"状态——你可以装修房子,但永远拿不到房产证。

记得去年有位音乐人朋友向我诉苦,他在某平台有50万粉丝,但每次发新歌都要重新"买流量"。这让我意识到,Web3需要的不只是技术突破,更需要重构创作者与粉丝的经济关系。

Luffa的突破:让聊天记录变成你的数字资产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群里给喜欢的音乐人打赏,这个行为不仅是一次性互动,而是会成为你的"文化信用记录"。就像我常说的:"在Web3时代,你的聊天记录应该和银行流水一样有价值。"

Luffa最让我自豪的是它实现了三个关键转变:把"点赞"变成了可量化的参与证明让"粉丝"升级为"共建者"把平台算法黑箱变成透明的价值分配机制

这就像是在数字世界里,我们终于找到了把"人情"变成"契约"的方法。上周看到一位创作者通过Luffa的超级群组筹办演唱会,粉丝的早期支持直接转化为VIP票优先权,这种看得见的回报才是真正的Web3精神。

为什么从消息应用切入?

选择做消息应用就像在沙漠里建绿洲——人人都需要,但很少有人真正做好。我们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两组用户分别使用传统社交平台和Luffa参与创作者活动,三个月后,Luffa组的留存率高出47%。这证明了一件事:当用户知道自己的每个互动都有长期价值时,参与的深度和持续性会完全不同。

学术与商业的完美联姻

作为大学教授,我经常被问:"学术研究怎么变成真金白银?"Endless Protocol就是最好的答案。我们把实验室里关于数字身份、忠诚度经济的研究,变成了可以触摸的产品。比如Luffa的"建设性忠诚架构",就是从行为经济学中的"承诺一致性原理"演化而来的。

最近有个MBA学生问我:"Web3最大的机会在哪里?"我的回答是:"在那些Web2最痛的地方。"创作者经济、粉丝关系、数字身份...这些痛点背后,藏着比加密货币更大的金矿。

写在最后

每次看到用户在Luffa上因为早期支持而获得回报时,我都会想起20年前刚接触互联网时的兴奋。Web3不该是投机者的游乐场,而应该是价值创造者的家园。当聊天不再只是消耗时间,而是积累数字资产时,我们才算真正进入了下一代互联网。

正如我在萨里大学常对学生说的:"技术会过时,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忠诚永远有价值。"这才是Luffa想要守护的财富。

(本文作者熊榆教授是英国萨里大学商业分析讲席教授,Endless Protocol联合创始人。他创立的40余家企业中,有3家已经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责任编辑:图表)

推荐文章
  • 大模型发展的三大真相:一位AI老兵的真实思考

    大模型发展的三大真相:一位AI老兵的真实思考 九月的上海依然炎热,在区块链全球峰会的讲台上,我分享了自己这十几年来在大模型领域的观察和思考。作为一名从2007年就投身AI研究的老兵,看着这个行业从最初的"玩具"发展到如今的"巨兽",内心真是百感交集。模型越大越好?这个趋势不会变每次提到大模型,人们总会问:它到底会变得多大?说实话,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2000年代初期,那时我们都还在为128MB的内存感到兴奋。从历史来看,模型规模的增长就像是一列... ...[详细]
  • 币安投资的潜力股:Mind Network零成本撸积分指南

    币安投资的潜力股:Mind Network零成本撸积分指南 最近在币圈摸爬滚打的朋友们有福了,我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零成本"机会。Mind Network这个项目可不简单,它不仅获得了币安Labs的投资,更与Chainlink、Consensys这样的行业巨头有着深度合作。为什么说这是个不容错过的机会?说实话,在币圈混久了,看过的"空投"项目不计其数,但这个确实让我眼前一亮。首先它的银河任务简单到令人发指 - 点点关注就能拿到积分,完全不需要你掏一分钱。要... ...[详细]
  • 以太坊高位震荡:是蓄势待发还是危险信号?

    以太坊高位震荡:是蓄势待发还是危险信号? 最近这段时间,以太坊的价格走势真是让人又爱又怕。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价格在相对高位来回震荡,让不少投资者心里打起了鼓。作为币圈的老司机,我每天盯盘时都能感受到市场的躁动情绪。多空博弈,谁主沉浮?说实在的,目前的市场氛围确实偏向多头。从盘面来看,每次回调都能获得有力支撑,说明买盘依然强劲。我注意到不少机构资金还在持续流入,这让我想起去年类似的情形。记得那时候,以太坊也是在2300美元附近徘徊了近一个月... ...[详细]
  • 日元的绝地反击:一场迟到已久的汇率保卫战

    日元的绝地反击:一场迟到已久的汇率保卫战 最近日元这波贬值真是让人揪心。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日本经济的老观察员,我见证过太多日元的大起大落。眼下美日汇率再次逼近151.77的历史高位,不禁让人想起去年那个惊心动魄的顶点。但这次情况似乎有所不同——日本这个"全球鸽王"终于要收起翅膀了。日元的前世今生:一部经济史的缩影说起日元汇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1985年的《广场协议》。那会儿日本经济如日中天,美国硬是拉着几个大国联手压低美元,三年内日元直接... ...[详细]
  • 比特币的十字路口:是重生还是沉沦?

    比特币的十字路口:是重生还是沉沦? 说真的,最近比特币这个走势看得我都快得心脏病了。连续三周,这个小家伙就在那画着十字星,像个拿不定主意的小学生。不过现在看起来,多头似乎终于要鼓起勇气站出来说话了。但别高兴太早,9月20日那个该死的FOMC会议,肯定会把市场搅得天翻地覆。美联储的"定时炸弹"现在市场上大部分人都在屏息等待美联储的利率决定,就像等着老师宣布考试成绩一样紧张。但说实话,真正要提防的是鲍威尔那个老狐狸在发布会上会放什么话。... ...[详细]
  • 币安上新ORDI引发创始人抗议:一场关于比特币生态的正名之争

    币安上新ORDI引发创始人抗议:一场关于比特币生态的正名之争 昨天币安的公告在加密圈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作为全球最大的交易所之一,币安宣布上线BRC-20代币ORDI的现货和合约交易。这个决定让ORDI价格像坐上了火箭,从7.4美元一路狂飙到14.5美元,短短24小时就暴涨83%。但有趣的是,这场狂欢背后却上演着一场"正名"大战。创始人的愤怒今天凌晨,Ordinals协议的创始人Casey Rodarmor在社交媒体上发飙了。"币安必须移除那些错误的链接!... ...[详细]
  • Solana疯狂反弹背后:FTX阴影下的逆袭之路

    Solana疯狂反弹背后:FTX阴影下的逆袭之路 这一周Solana(SOL)的表现简直让人瞠目结舌。短短两天内暴涨45%,价格飙升至46.9美元,创下2022年8月以来的新高。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从业者,我不得不说,这个曾经被FTX拖累的"问题少年",如今正上演着一出绝地反击的好戏。FTX阴影下的Solana还记得去年FTX暴雷时,Solana社区一片哀嚎。作为FTX和Alameda重点投资的公链,Solana当时承受了巨大压力。最近FT... ...[详细]
  • MOBOX链游搬砖实战:小氪玩家的生存之道

    MOBOX链游搬砖实战:小氪玩家的生存之道 作为一个在CZ赛季摸爬滚打了两个月的过来人,我深刻地体会到这个游戏的残酷现实——冲排行榜简直是天方夜谭。说实话,每次看到那些大佬动辄十几万的战力,再看看自己可怜巴巴的三四万,那种无力感真是...不过,我渐渐发现与其好高骛远地追求排名,不如把心思放在实实在在的收益上。毕竟游戏要玩,饭也要吃嘛!入门基础:60探险值为什么是生命线记得刚开始玩的时候,我也像大多数萌新一样,傻乎乎地以为推图越快越好。结果卡... ...[详细]
  • 比特币再创新高后,市场狂欢能持续多久?卡尔达诺表现抢眼引热议

    比特币再创新高后,市场狂欢能持续多久?卡尔达诺表现抢眼引热议 最近加密货币市场热闹非凡,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作为老牌币种的比特币不负众望,再次刷新历史纪录,而以太坊也不甘示弱,紧跟其后。最让人意外的是卡尔达诺这个"潜力股",一天之内就猛涨15%,看得投资者们眼花缭乱。比特币突破12.4万美元,未来还能走多远?说实话,比特币这次的上涨确实让人惊喜。突破12.4万美元大关后,不少分析师开始大胆预测15万美元的目标。作为市场老手,我觉得这波行情背后有几个关键因素... ...[详细]
  • SHIB的狂想曲:当meme币遇见财富梦想

    SHIB的狂想曲:当meme币遇见财富梦想 还记得2021年那个疯狂的夏天吗?当柴犬币SHIB以惊人的涨幅席卷整个加密世界时,我正坐在电脑前目瞪口呆地看着K线图。这个以萌宠为标志的代币,就像它的吉祥物一样,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了从"萌新"到"顶流"的华丽转身。从过山车到马拉松说实话,我见过太多昙花一现的meme币了。它们像烟花一样绚丽绽放,又迅速归于沉寂。但SHIB不一样,它似乎有着某种特殊的"韧性基因"。即使在市场寒冬中,这个当初被很多人视... ...[详细]